首页 > 全部文章 > 经营之道
岁末职场:“让我如何留住你”
 
    岁末是人才跳槽的高发期,一旦出现优秀员工、核心员工的流失,无疑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
    岁末将至,已在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的杨小姐一直反复掂量着“跳槽还是留下”这个问题:“都说知名事务所工作经验是块最好的跳板,我一个前辈就是工作两年后跳槽去了民企,现在收入翻了一倍多,也安定多了。我想效仿他,就赶在年底跳槽高峰期把工作换了吧。”
  心神不定的显然不只是杨小姐这样的员工,年底一到,企业老总们的日子也不轻松。南京一家教育投资公司的老板就曾一手拿着业绩良好的财务报表,一手拿着数十名员工的年终分红表格对记者诉苦:“最怕这时候了,分得不好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”去年年终,他发给公司骨干人员每人从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红包,可是几员“爱将”认为分配不公,从而集体跳槽。
  站在“年终”这道门槛前,“留住人才”难道只能是企业管理者的一厢情愿吗?
  
柔性文化:中和制度的冷酷性
  中华英才网研究中心的高级经理孟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:“时近岁末,我们帮企业做的招聘工作量的确很大,这足以反映‘年底跳槽’的频繁性。如果企业不对这部分希望更换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分析,留住人才也就无从谈起。经过我们的调研,非销售领域
  职员跳槽不外乎三个原因:薪酬、发展机会、与直接上司的关系;而销售人员跳槽,则多是出于对公司销售、管理制度的不认同及工作压力大等等。而就工作年限来看,参加工作1到3年及3到10年者属于跳槽活跃人群,前者正处于职业发展方向摸索期,而后者怀有较为迫切的‘提升自己’的愿望。虽说人才的正常流动不可避免,但年底这样一个特殊时期,一旦出现优秀员工、核心员工的流失,无疑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。”
  在此基础上,孟女士分析道:“其实在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之外,公司能提供给员工的还有很多。如更多、更好的学习、培训机会,独特的企业文化等等。我特别要提到,为什么现在的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大?其实这是一个‘制度冷酷性’问题:企业将盈利目标逐级分解、传达给员工,员工必须达到或完成。如果在日常工作中,企业给员工的仅仅是压力,那么员工的反感势必会日渐累积,并集中在年底爆发出来。因此我建议,企业文化应考虑加入柔性成分,注重事业与生活的平衡,形成对员工有信任、有尊重的氛围。不应忽略对企业归属感、认同感的日常培养。”
  “心理契约”:快乐是留人之本
  作为优酷网的H R总监,张红女士对这一话题也深有心得。她对记者说:“每到年底,各家企业就会立即把跳槽、人才保留猛然间提到一个很高的高
  度,似乎只要在这个时间做好防范,那么一年都可以太平无事了,事实上恐怕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。”作为企业管理层,她特别指出:是不是到了年底给大家都加了薪、提了职,员工就一定很高兴,就不会离开了呢?“答案是否定的。加了薪,员工会期待更高的薪水;提了职,员工还会期待更大的权力,最后还是不开心,还是会离开。并且,更高的薪水,更好的职位这些东西,是各个企业都可以承诺的,并不具有排他性。也就是说一个公司不可能保证自己的每一个职位,每一个人的工资都是全天下最高的,职位发展空间是无限的。”
 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人才留住呢?张红告诉记者,在她的工作实践中有一些独特的方法,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公司的人才管理价值观。它源于企业对员工的态度,同样也源于员工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可,两者相辅相成。“也就是说,企业和员工之间需要建立长期的‘心理契约’,彼此信任,最后才能共同发展。”
  当记者问到如何才能使企业与员工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时,张红举例说,在优酷网,老板和员工彼此互相称呼姓名,每一个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股票期权。为了让员工实现成就感,每个季度的业绩陈述会,都会给大家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。为了让员工能够工作得开心,人力资源部最关键的业绩考核指标就是员工的快乐指数。“很多公司都会用业绩来衡量一个员工的价值,其实,业绩的源头来自于快乐的环境和心境,只要公司努力为员工创造能使之快乐的氛围,那么员工很开心,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留住人才的目标也就都能顺利达到了!”张红认为,这种开明而开放的企业文化,其实和人际交往中建立信任、平等、相互沟通的关系是同一道理。
  
互动调研:与员工共同发展
  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总裁兼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告诉记者,以往,媒体、金融、IT等行业一直属于年终跳槽高发区,在这些相关领域,管理层对留住人才一直有着较高的关注度,花的心思也比较多。“但从今年的调查分析情况看,年末,冷门职位开始出现跳槽行情看涨的趋势,如行政人员、总务、会计等,企业应当对此引起重视。”
  “另外,许多跳槽者在跳槽薪水增长值仅有8%的情况下就决定更换工作,而通常跳槽薪酬增长均值应达到15%左右,这大多是因为被动跳槽导致:企业混不下去,员工宁可年终奖也不要,退而求其次另择工作。”
  因此,卞先生强调,要留住人才,企业就应当与员工共同发展。“共同发展的涵义是丰富的,无论从短期业绩上,还是长期规划上。首先,企业要对整个行业的情况进行调研,明确行业和自己所能提供的岗位各自发展趋势在哪里,对此一定要心中有数。其次要进行
  职位调研,善于捕捉和挖掘本企业职位发展线与行业发展线之间的关系。第三就是做细化到员工气质、个性方面的调研,找出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倾向和职位发展倾向的交集点,从而有的放矢地掌握员工心理。”他说,有的跳槽者对自身并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,甚至连为什么要离开公司都不清楚。如果企业能时常与员工互动,拿出较为明晰的“共同发展方案”,相信这部分人对企业的忠诚度将大大提高。
  采访后记
  在《人才·职场》周刊与搜狐合作进行的“年底是否想跳槽”调查结果中,记者看到,有36.38%的人表示年底肯定要换工作,只有9.84%的人明确表示自己目前绝对不换工作。而据专家介绍,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流动率达到30%以上,那就已经触到了警戒线,如此“大换血”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上升,利润额则下降。因此,对人才的吸引如不能做到因“人”制宜,对症下药,不能细化贯彻到日常工作和考核当中,就不会起到显著的效果。
  人力资源界曾有过“照镜子”培训等成功化解年底人事危机的案例,它们之所以成功,在于企业管理层的目光长远,知己知彼,推心置腹,设身处地。做到了这些,解决的又岂止是年底跳槽问题?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记者: 何苗

 
 
作者:何苗 更新时间:2009-1-10 已阅读:13598次